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技术:相鉴定及相比计算 发布时间:2024-07-03
相鉴定及相比计算
不同的物相具有不同的晶体结构,其背散射电子衍射花样必然存在一定差别。根据其衍射花样的特征及标定结果,很容易确定其物相。在采用取向成像技术可实现选择物相成像,在图像中能清晰地显示相的分布,并能计算出相的相对含量。
就目前来说,相鉴定是指根据固体的晶体结构来对其物理上的区别进行分类。EBSD发展成为进行相鉴定的工具,其应用还不如取向关系测量那样广泛,但是应用于这方面的技术潜力很大,特别是与化学分析相结合,已经用EBSD鉴定了某些矿物和一些复杂相。
EBSD技术的一项重要优势在于其区分化学成分相似但晶体结构不同的材料相的能力。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中,仅凭能谱成分分析往往难以区分某些元素的氧化物、碳化物或氮化物。然而,EBSD技术能够通过分析晶体学关系来明确区分这些相。
例如,M7C3和M3C相(其中M通常代表铬)能够从共存的合金中被鉴别出来。由于它们分别属于六方晶系和四方晶系,它们的电子背散射衍射图案(EBSP)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同样,EBSD技术也被用于区分赤铁矿、磁铁矿和方铁矿等矿物。
EBSD的另一个简单而实用的应用是区分铁的体心立方(BCC)和面心立方(FCC)结构,这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常见。这种区分对于仅通过化学分析方法是无法实现的,例如在钢材料中区分铁素体和奥氏体。通过EBSD技术,不仅可以进行相鉴定,还可以绘制取向成像图(OIM),并在此基础上方便地计算多相材料中各相的百分比含量。
EBSD技术之所以在材料科学领域受到青睐,是因为它提供了一种直接、有效的方法来识别和量化材料中的不同相,这对于理解材料的性能和行为至关重要。
- 上一篇: 可靠性温度循环试验至少需要几个循环?
- 下一篇: 解读LED车灯因高温引起的光衰问题